我国每年出生约2000万名新生儿,按国内外先天性听力损失发病率1‰-3‰,我国每年将新增先天性听力损失患儿约2-6万名。听障儿童的语言发育情况影响到他们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那影响听障儿童语言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呢?
听力损伤是造成儿童语言学习困难的最直接原因,听力损伤程度与语言障碍的程度密切相关,听力损伤程度愈轻,语言障碍程度愈轻;听力损伤程度愈重,语言障碍愈突出。听力损失在25dB以下,一般无语言障碍,不会影响正常的语言交流平均听力损失在26一40dB时,对一般的说话声听取没有困难,较小的声音不易听到,较远处语言以及噪声环境中的语言有困难,如果高频下降明显,此情况更为突出。如果婴幼儿有此情况的听力损失,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语言的发育及智力发展,若听力损失在41~55dB时,对普通音量的说话声会感到听辨困难,如发在婴幼儿期可明显延迟儿童的语言发展。由于尚未达到与外界声音完全隔绝的程度,可出现“听不清,学不准”的现象,其声调特殊,吐字不清。若听力损失超过56~70dB时,对大声说话听辨困难,如发生在婴幼儿期,可导致明显的语言发育迟缓。若损失超过71~90dB时,对较大声音可有声感,分辨言语声困难,导致语言障碍。
新生儿的脑重约370克,6个月时达到650克,两到三岁时增加至900-1100克,7岁时接近成人的脑重量,达1500克。从婴幼儿生理及语言发展的规律来看,听力正常婴幼儿一般在三岁时已经基本学会用语言进行正常的人际交流,应该说3岁之前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如果单纯以听力损失发生的年龄对语言发展的影响面言,听力损伤发生的年龄越小,对语言发展的影响越大,发生在3岁前的婴幼儿比发生在之后的语言发展影响会很大,发生在3岁以后对语言发展影响相对小些。这种听力损失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提示我们对听障儿童早期干预是十分重要的。
有研究指出言语80%在1-3岁期间形成的,因此,对听力损失婴幼儿的声放大干预,最佳时间是出生后6个月内或更早,如果在听力障碍儿童出生后6个月以内明确诊断并及时干预,其听力对语言能力的负面影响将得到显著改善,在语言发育最重要和关键的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重者导致聋哑,轻者导致语言和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
有研究者报道,对听力障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在3岁前进行听力辅助,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未来的表现明显优于未进行早期干预的患儿。在近几年训练并毕业的15名听障儿童中,9名是3岁以前进行干预的为一组,6名是3岁以后进行干预的为一组,比较两组训练后根据康复评估的结果研究发现,干预早的效果更好些大多数进入了普小普幼;而干预年龄较晚的一组,尽管也有进入普校学习的,但其与人交往及学习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专家建议早期听力损失干预与治疗指导原则是:确诊为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患儿,4个月开始佩戴助听器;确诊为中度听力损失的患儿,6个月开始佩戴助听器;轻度或部分中度听力损失的患儿,随访至8-10个月,确定为永久性听力损失后,建议佩戴助听器。康复训练效果欠佳的重度或极重度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儿,在评估后,建议1岁左右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后继续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因此,对儿童的听力损失情况发现并进行干预的年龄越小越好,开始语训的时间越早对语言的康复越有利;由于语言训练的迫切性存在,语言训练的强度、频率越大,康复的效果就越好;另外,科学的、正确的语训方式和教师的实际经验对语言康复效果也非常重要。
听力障碍作为耳鼻喉科临床上最常见的难治病症,越来越严重地损害着更多人的听觉言语功能,妨碍听障者的社会交流能力,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同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听障儿童的语言发育情况,做一些事情,尽可能的减小对他们未来生活的影响。